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感染
2024-01-21浏览:

转载于:玖玖骨科
关节置换术是一种纠正关节畸形、恢复关节功能来缓解患者病痛和提高生活质量的有效术式,是20世纪初骨科领域的一次革命性进展。伴随老龄化人口和高能量损伤年轻患者的不断增加,关节置换患者的基数越来越大,其手术并发症的问题也备受关注。假体周围感染(PJI)是关节置换术后最受关注的并发症之一,在初次髋膝关节置换术后的发病率较高,严重影响关节功能、降低患者生活质量。但研究结果表明,初次髋膝关节置换术后PJI的危险因素不尽相同,本文详细介绍了PJI的多种危险因素。


BMI与PJI

1.jpg

较大的BMI可明显增加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几率。研究表明,高BMI不但增加了麻醉等术前诸多方面的风险,而且很大程度增加了患肢暴露、假体安放等手术过程的复杂性,尤其是病理性肥胖患者,需要充分剥离软组织,导致假体表面覆盖的软组织减少,易致术后感染。意大利学者关于对2106名髋关节置换患者进行的长达8年的随访研究表明,BMI>50kg/㎡的患者比BMI正常的患者发生 PJI的概率高18倍。


手术与PJI

2.jpg

术中侵入性操作较大、软组织剥离较多、止血不彻底是导致术后伤口渗血、引流较多造成拔管延迟的直接原因。引流液是细菌生长繁殖的良好培养基,过多的引流会使患者丢失部分营养成分,降低局部免疫力,增加机体易感性。美国医生研究表明,术后引流较多时,局部环境较差、组织防御功能减退、免疫力降低、术后修复能力缓慢可增加术后手术部位感染的可能性。 手术时间越长越易并发术后感染,手术时间越长说明术中剥离、牵拉导致软组织损伤的程度越重,切口周围组织暴露于空气中的时间越久,细菌定植的概率越大,获得感染的概率也就越大。


病房与PJI

3.jpg

病房条件差、患者床位安排混乱,感染与非感染患者同住一病房,在这种环境中,住院时间越长,越容易引起院内感染和交叉感染。并且受累关节有手术史是发生假体周围感染的危险因素之一,陈旧性手术后大量瘢痕组织产生,导致关节周围软组织血运紊乱、甚至缺血,增加了组织坏死及关节内细菌感染的机会;另一方面关节内解剖结构重建,增生和残留的异物容易发生细菌定植,导致PJI的发生率增加。


免疫抑制剂与PJI

4.jpg

免疫抑制剂可通过影响机体免疫应答反应和免疫病理反应而抑制与免疫反应有关的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的增殖和功能,从而降低抗体免疫反应,使机体易感性增加。


低白蛋白血症与PJI

6.jpg

低白蛋白血症不但说明机体纤维增生和胶原合成原料不足,伤口愈合延迟,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组织渗液潴留形成水肿,而且致使抗体合成酶减少,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增加感染机会。低血红蛋白含量则说明机体输送氧气和二氧化碳功能下降,使多种脏器处于缺氧状态,造成脏器代谢紊乱、功能受损,感染率增加。


泌尿生殖系统的感染与PJI

7.jpg

泌尿生殖系统的感染病灶容易扩散入血,是感染发生血行扩散最为重要的来源,也是诱发PJI的重要因素之一。有关人员发现PJI细菌谱与无症状性尿路感染的细菌谱部分重叠,说明尿路感染与假体周围感染存在相关性。因此,临床中加强对无症状性细菌尿患者的重视,对预防和治疗PJI有重要意义。


浅表感染与PJI

8.jpg

浅表感染往往存在组织充血、渗血、中性粒细胞聚集,继而出现细胞受损、组织破坏,导致浅表组织失去屏障能力,加之微环境紊乱、低氧和抗生素渗透不足,从而引发微生物生长。关节周围浅部感染的患者,加上关节疾病行动不便,卧床时间久,免疫功能降低,其外周血管对炎症反应迟缓,导致炎症后白细胞增多减弱、中性粒细胞趋化、吞噬能力下降,易引起病原菌生长,导致术后感染。